綠化養護
養護標準
1、樹木無枯枝、枯葉,樹形優美,長勢良好。
2、清除雜草,純凈率達95%以上。
3、清除石塊、殘枝敗葉等雜物,保潔率達98%以上。
4、草地邊緣修剪整齊,保持完整,完整率達98%以上。
5、澆水施肥適時適量,草地生長良好,不缺肥短水。
6、剪草,草的高度保持3cm~5cm,平整美觀。
7、花木病蟲害防治及時、準確。
8、補種死樹、死草及時,成活率達98%以上。
9、造型修剪合理,造型優美、豐滿健壯。
10、無業主或其他人私自侵占公共綠地現象。
排水工程
主要是園林給水工程、園林排水工程。
園林給排水與污水處理工程是園林工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必須滿足人們對水量、水質和水壓的要求。水在使用過程中會受到污染,而完善的給排水工程及污水處理工程對園林建設及環境保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園林給水
給水分為生活用水、生產用水及消防用水。給水的水源一是地表水源,主要是江、河、湖、水庫等,這類水源的水量充沛,是風景園林中的主要水源。二是地下水源,如泉水、承壓水等。選擇給水水源時,首先應滿足水質良好、水量充沛、便于防護的要求。最理想的是在風景區附近直接從就近的城市給水管網系統接入,如附近無給水管網則先優先選用地下水,其次才考慮使用河、湖、水庫的水。
給水系統一般由取水構筑物、泵站、凈水結筑物、輸水管道、水塔及高位水池等組成。
給水管網的水力計算包括用水量的計算,一般以用水定額為依據,它是給水管網水力計算的主要依據之 一。
給水系統的水力計算就是確定管徑和計算水頭損失,從而確定給水系統所需的水壓。
給水設備的選用包括對室內外設備和給水管徑的選用。
園林排水
(1)排水系統的組成
1)污水排水系統:由室內衛生設備和污水管道系
統、室外污水管道系統、污水泵站及壓力管道、污水處理與利用構筑物、排入水體的出水口等組成。
2)雨水排水系統:由景區雨水管渠系統、出水口、雨水口等組成。
(2)排水系統的形式
污、雨水管道在平面上可布置成樹枝狀,并順地面坡度和道路由高處向低處排放,應盡量利用自然地面或明溝排水,以減少投資。常用的形式有:
1)種用地形排水:通過豎向設計將谷、澗、溝、地
坡、小道順其自然適當加以組織劃分排水區域,就近排入水體或附近的雨水干管,可節省投資。利用地形排水、地表種植草皮,最水坡度為5‰。
2)明溝排水:主要指土明溝,也可在一些地段視需要砌轉、石、混凝土明溝,其坡度不小于4‰。
3)管道排水:將管道埋于地下,有一定的坡度,通過排水構筑物排出。
在我國,園林綠地的排水,主要以采取地表及明溝排水為宜,局部地段也可用采用暗道排水以作為輔助手段。采用明溝排水應因地制宜,可結合當地地形因勢利導。
為使雨水在地表形成徑流能及時迅速疏導和排除,但又不能造成流速過大而沖蝕地表土以至于導致水土流失,因而在進行豎向規劃設計時應結合理水綜合考慮地形設計。
污水處理
園林中的污水主要是有生活污水、降水。風景園林中所產生的污水主要是生活污水,因而含有大量的有機質機細菌等,有一定的危害。污水處理的基本方法有:物理法、生物法、化學法等。這些污水處理方法常需要組合應用。沉淀處理為一級處理,生物處理為二級處理,在生物處理的基礎上,為提高出水質再進行化學處理稱為三級處理。目前國內各風景區及風景城市,一般污水通過一、二級處理后基本上能達到國家規定的污水排放標準。三級處理則用于排放標準要求特別高(如作為景區源一部分時)的水體或污水量不大時,才考慮使用。